《咏竹》
【宋】徐庭筠
无论在显赫的府邸或静谧的山林,其魅力远非仅限于千亩的荫庇。
竹子未破土前已显气节,即使高耸入云亦无骄傲之心。
葛陂之竹化龙而去,嶰谷之竹似凤鸣响。
月色明亮,风声清雅,在这美好的夜晚,似乎只有懂得它的知音才能领会其情深意长。
译文
无论在亭台楼阁还是在山林之间,喜爱竹子并不仅仅因为其提供的阴凉面积广大。
竹子在泥土中尚未露出时,其内在的气节已然存在;待其长成云霄,亦无半分自满之心。
你知道吗?葛陂的龙须竹已经化作了龙的形象;嶰谷的竹子,经过精心制作,可以制成乐器以响应凤凰之鸣。
在这月明风清的夜晚,竹子的高洁情志只有像王子猷那样的人才能深刻理解。
注释详解
葛陂:即龙须竹,这种竹子劈开后细薄柔韧,非常适合制作马鞭。据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壶公》记载,费长房从壶公处得到一根竹杖,骑之回家,所骑竹杖后化为龙飞去。
嶰谷:也被称为解谷,它是昆仑山北的一个山谷名。据传,黄帝时期伶伦从嶰谷的竹子中制成了乐器。
深入赏析
此诗为宋代诗人徐庭筠所作的咏竹言志诗。咏物言志是诗歌的一种常见主题,而诗人借助竹子这一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情怀。
诗中绝妙之处在于诗人所看见的不仅仅是竹子的外在形态,更是其内在的品质。竹子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有节”和“虚心”,这些内在特质通过诗人的笔墨得以自然展现。诗人通过典故,进一步突出了竹子超凡脱俗的高贵品质以及自己坚贞不屈的高洁志向。
首联虽然写的是竹子的外在,即其所提供的阴凉,但这是为下文的深入描写作铺垫。颔联则重点描述了竹子的内在品质——“有节”和“无心”,即气节与虚心。这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内在美。
颈联则通过两个典故——葛陂之竹化龙和嶰谷之竹制乐器,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志向。这些典故传达出竹子与龙凤相伴、与仙人往来的形象,彰显了其超凡脱俗的品质。尾联则回到了对知音的寻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能理解自己志向与情怀之人的渴望。
王子猷看竹的故事是另一个版本的“雪夜访戴”。王子猷行过吴中时,看到一家士大夫的宅院中种有许多好竹。主人早已知晓王子猷要来,便洒扫陈设等候。而王子猷到后并未通报,直接走到竹下,吟啸良久。这个故事表现了王子猷对竹的深深喜爱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