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孩童般纯真,更易触动人的心弦。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东亚地区对萌文化的热爱与西方对萌文化的态度差异,似乎与不同社会对婴儿养育方式的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
“萌”这一概念,与生物学家洛伦兹所描述的“丘比特娃娃效应”颇为相似。它指的是那些拥有婴幼儿般外貌或行为的个体,更有可能引发他人的关爱与怜悯之情,从而有助于建立更为紧密的社会联系。简而言之,当一个个体表现得如同孩童般,他们能够轻易地激发出他人照顾和关爱的情绪,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同时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
“萌”,亦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引人亲近的表达方式。
在西方文化中,婴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探索是被大力推崇的。父母不鼓励孩子表现出过度的亲密与依赖,而更倾向于培养其自主性。成熟与独立的标志便是摆脱萌态,追求自我实现。
而在东方文化中,父母则更倾向于鼓励孩子依赖并接受关怀。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会选择宠溺孩子。在东方社会中,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包括独立和自我实现,还涉及对长辈的尊重、对合作的追求以及对孝道的遵守。
在东方社会的语境中,并不倡导个体主张独立于家庭或社会目标之外的观点。如果有人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便这与家族或社会的期望相悖,他们仍会坚持己见。这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忠诚挑战。
当一个人被认为已经成熟并懂得为人处世时,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已经从青春期的叛逆中回归到理智,开始遵循父母的,并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妥的人生道路。而此时的“萌”,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当成年人在父母面前展现出孩子般的一面时,这不仅让父母感到自己依然年轻有活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到自己更有价值。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想要卖萌的小孩。
“萌”是人们展现内心小孩状态的一种方式。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个或多个内心小孩,他可能代表着对童真的渴望,也可能反映出童年时期的伤痕。
“萌”就像一个永不消逝的童年梦境。在这个梦境中,内心的小孩得到了完美的呵护和关爱。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曾经享受过这种宠溺,不愿失去它;又或许他们从未得到过自己想要的宠溺,于是创造了一个宠溺的幻境。
当我们深入理解“萌”与“卖萌”之后,或许我们会感慨万分:
无论你是否选择展现“萌”,
它都存在于你的内心深处。
它不会增加或减少,不会来去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