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与蚂蚱同属蝗类,各自有着独特的形态特征。蝗虫头大目小,触角相对较短;其前胸背板坚固,形似马鞍,横向延伸至两侧且不可动弹。其后腿尖锐且带有锯刺,而产卵器并不突出,这与其和螽斯的主要区别显著。至于蚂蚱,其头部呈尖细的圆锥形,其余形态与蝗虫相似。在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宋代的赵昌所绘《写生蛱蝶图》中,可精细观察到蝗虫和蚂蚱的勾勒笔法。在明代的孙隆、清华嵒、任伯年以及现代的齐白石的作品中,更是展现了精湛的兼工带写笔墨表现力。
螽斯类昆虫中,蝈蝈与螽斯皆有其独特之处。蝈蝈头大颜面平直,体型,触角丝状且长度超过体长。其前胸背板亦为马鞍形,雄虫翅短而雌虫则拥有长如马刀的产卵管。腿节下缘呈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尤为发达。在齐白石、陆抑非的画作中,可洞察画家们对蝈蝈形态的精准把握及个性化的笔墨、造型语言。
螽斯与蝈蝈在形态上有所差异,其头小体长,覆翅较长且尾须短小,产卵器呈刀状或剑状。在宋代的团扇、册页中常可见其生动的造型,而在清代的李蝉、袁耀以及现代的王雪涛、江寒汀的作品中也常有展现。
至于螳螂,其眼大头小,颈细身长,触角细长;前胸细长,前足为一对如镰刀状的捕捉足,并附有钩状刺。前翅皮质而后翅呈扇状膜质,腹部则显得。在宋人小品、明绶及清华嵒的作品中均有体现。而现代画家如王雪涛、江寒汀亦多有涉及此题材的创作,齐白石更是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卓越表现。
再谈蟋蟀,其触角细长,前翅为革质较为坚硬,后足同样发达。在宋牟益及清华嵒、任伯年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到对蟋蟀头胸部与翅翼的浓淡虚实对比,以及触角与腿足的灵动与健实对比。这种艺术处理方式既源自对蟋蟀形态、质感的深刻体会,也与笔墨技法的运用规律紧密相关。
回顾绘画历史的漫漫长河,已逾五千年之久。从古时的顾恺之、陆探微到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及齐白石等大师,无不沿袭着技法传承与创新的轨迹。他们通过继承传统技法并结合写生实践,为后人创造了新的“技法传统”。画家的培养大多采用师徒相传的方式,从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到跨越时空的“课徒式”训练,诞生了众多辉煌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国画传统技法的重要性。
国画的学习是一个从技术到道义的渐进过程,“技术”是通往“道义”的必要前提。《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比喻恰可用来理解这一过程。绘画技法的产生与画家的及其所处地域的风貌紧密相关。例如南派山水以“董巨”为代表的秀润平和,而北派山水则以“荆关”为代表呈现出雄伟瑰丽。传统技法的著述众多,其内容博大精深绝非简短文字可以尽述。在人物画有“十八描”,山水画有“十六皴”,工笔画有“三矾九染”,写意画有“五笔七墨”等技法体系。画传统技法体系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