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消息报道于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在阳光柔和的午后,一盏热茶与窗外的风景相伴,本是极尽舒适之事。李女士的这一份宁静却差点演变成一场生死危机。回想起昨日的一幕,即便在同济天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那份惊悸依然犹存。
就在昨天下午,李女士在新居内享受着短暂的悠闲时光。她泡了一杯热茶,静静感受岁月的安宁。却不曾想到,这宁静在顷刻间被打破——几分钟后,她全身皮肤突然出现、发红的症状,并伴有风团样丘疹和双侧眼睑结膜水肿。仅仅10分钟后,李女士的身体开始出现全身性,伴随恶心、腹痛的不适感。
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李女士虽尝试服用了家中备用的氯雷他定片,但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家人见状不妙,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南湖急救站的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紧急的院前急救措施,包括静脉穿刺、输液和输氧等治疗。
随后,李女士被紧急送往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同济天佑医院的急诊科。入院时已出现休克症状的她,被转至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的救治。那时,李女士的面色已呈青紫,血压下降,并伴随着持续的。
经急诊科初步诊断,李女士的病情被定为过敏性休克。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迅速采取了补液、抗过敏和抗休克的治疗措施。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李女士终于恢复了意识和生命体征。
经过医生的询问与调查,发现李女士在出现过敏反应前仅饮用了莓茶。莓茶作为一种含有高量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被誉为“黄酮之王”。它的独特成分二氢杨梅素在首泡茶水中有着显著的溶解性。
梁永会表示,患者的过敏症状可能由茶叶本身不纯正而引起的致敏物质所导致。也不排除家中新居装修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与茶叶中的成分相互作用,引发了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具体的原因仍需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梁永会提醒广大市民,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敏物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不同物质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反应包括皮肤红肿、恶心呕吐、腹痛等。一般情况下,停止接触致敏源并休息后症状会得到缓解。但若症状严重,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情况,更需要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