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 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以及生活经验,学生将能够认识12个生字(双蓝线标注的字),并学会书写7个字(田字格内字)。
2. 学生将能够正确地、流畅地并带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而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3. 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增进对小动物的兴趣和观察欲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使其能够有韵律地朗读儿歌。
2. 引导学生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并了解形声字的构造特点。
3.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让学生更加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材解读
1. 本课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儿歌,详细描述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动物们活跃快乐的画面。
2. 儿歌中包含了许多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这些字不仅具有表意功能,还具有声音的象征意义。
3. 儿歌的每一句都采用了“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形式,使得整首儿歌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4. 整首儿歌以“ang”为韵脚,增强了儿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四、关于带有虫字旁的字的理解
带有虫字旁的字并不都代表昆虫,而是古代人们对各种生物的一种归类方式。这些字不仅包括昆虫,还可能包括其他与虫类相关的生物。
五、问答形式的学习及拓展
1. 通过问答的形式,如“蜻蜓半空在做什么?”让学生回答“蜻蜓半空展翅飞。”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拓展问题如“青蛙在田里做什么?”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丰富对动物生活习性的了解。
六、字的书写与认识
学生需在书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以便于复习和巩固记忆。
七、关于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及多音字的学习
学生应学习并掌握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及多音字的用法,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八、认识偏旁部首及音节标注
用荧光笔标出会认字的偏旁部首,同时标注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后鼻音的音节,但不标注整个音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的发音和结构。
九、会写字的全面学习
学生需掌握会写字的拼音、音序、部首、结构、组词等知识,并特别注意易出错的笔顺。可以拓展一些成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十、课后题及拓展练习
完成“什么动物干什么”的课后题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如“青蛙捕食”、“喜鹊报喜”等动物活动场景的描述,以增强学生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
十一、作业布置及仿写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