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听说过“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这两个词汇?你是否知晓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以及它们的出处和关联人物?这些成语所指涉的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它们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典故。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民间歌曲,其中“下里”代表乡里,而“巴人”则指巴蜀的子民。现今,这个词用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展现出其广泛的群众基础。
再来看“阳春白雪”,它又被称为《阳春古曲》,乃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圣师旷的杰作,乃古琴名曲。此曲在战国时期成为了楚国的高雅音乐。现今,它通常被用来指代那些高深、典雅且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可追溯至《对楚王问》,并与战国时期的一位英俊才子——宋玉紧密相连。宋玉,生于楚国,是宋国公族的后代,他生活在公元前2至公元前222年之间,以其卓越的辞赋才华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如《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及《登徒子好色赋》等,均是传世之作。
当楚王问及宋玉为何有人对他有所不满时,宋玉借由一个歌唱家的表演来作出回答。从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他通过歌曲的难易程度来阐释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接受度。当歌曲越来越高深时,能够跟唱的人自然越来越少。这便引出了“曲高和寡”的成语,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过于高深,能够理解的人寥寥无几。
“阳春白雪”常被用来指代高雅的艺术作品,而“下里巴人”则代表了通俗的艺术形式。而宋玉,便是这背后故事的主人公,他的才情与智慧为这两个成语赋予了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