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这一东北地区的瑰宝,素有“东北第四宝山珍”之称。每当提及那道脍炙人口的“小鸡炖蘑菇”,人们自然会想到其中的蘑菇正是榛蘑。尽管其曾是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珍稀野生菌类之一,但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揭示了仿野生栽培的奥秘。
榛蘑的栽培技艺与天麻的种植手法颇具相似性,故而,有经验的天麻种植户在此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不仅掌握了种植技巧,更可利用种植天麻后的旧菌棒,变废为宝,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降低了风险。
若想实现榛蘑的高产栽培,推荐采用旧天麻菌棒与新培育的菌棒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未曾涉足天麻种植的农户而言,培育优质的菌棒则成为第一步。这其中,选择合适的树木进行培养尤为关键。
培育菌棒的最佳之选是某些特定的树种,如栗树、桦树以及榛柴等。选择树干直径约10厘米、长度适中的树枝,锯成特定长度的木段后,在木段的两侧雕刻鱼鳞状的小口,深入木质层。然后将这些木段置于特殊的营养液中浸泡,以提供菌棒生长所需的养分。
制作畦床的工作随即展开。畦宽1米,深1.5米,长度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将处理过的菌材平铺在畦内,菌种则播于鱼鳞小口处。覆盖一层沙土后再次放置菌材,如此重复4-5层,最后覆盖15厘米厚的沙土。这样的操作后,通常3个月内菌棒便能茁壮成长。
每年10月天麻收获之际,也是榛蘑种植的时节。对于已种过天麻的农户来说,直接利用天麻坑进行榛蘑种植更为便利。而新手则需要准备畦床。利用腐熟的土壤堆砌出宽1米、高10厘米的畦床。
有种植天麻经验的农户可以利用旧菌棒和新培育的菌棒进行种植,将它们以1:1的比例置于天麻坑中,随后覆盖腐熟土及树叶。
对于新种植户而言,将准备好的菌棒整齐地摆放在畦,确保间距约为2厘米,空隙处以腐熟土填满。随后再覆盖一层腐熟土和树叶。
若选择露天栽培,还需搭建遮阳设施以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并创造适宜的散光环境。而在林地栽培则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在这样半野生的环境下,8月中下旬需加大空气湿度以促进榛蘑的生长。
仿野生栽培榛蘑虽需耐心等待一年方能收获,但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和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出菇高峰期。在此期间需注意控制空气湿度和散射光的管理。采收时宜在榛蘑菌盖未完全展开时进行,以确保品质与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