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世人读乎书也?
年轻之人凭书习得功名,以此为开命运之门的金钥匙。中年之人借书增长智慧,拓宽视野,从而赚取更多财富。
在今日这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大多都是匆匆赶路的旅人。行色匆匆中,读书的目的性愈发明显。
比起散文集和诗集,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见效快”的成功学书籍,它们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
古人曾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然而在我看来,读书最大的益处并非功名利禄,而是它能让人的灵魂变得富有且闪闪发光,如玉般温润而美丽。
千年前,苏轼曾写下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一个人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时,无需过多装扮,自会由内而外散发出高雅气质。
这句千古名句被人们铭记,然而知道其前句的人却不多。一如世人不断读书,能记得自己为何开始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
或许,苏轼的这首诗能解答你的困惑,平复你内心的焦虑。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以粗布裹身,腹中诗书自然显露气质。虽厌与老儒共烹瓠叶,但随举子踏槐花之志犹存。囊空不乏寻春之志,眼乱而善于挑选择婿之车。得志之时仍可夸世俗之眼,诏黄新墨字如鸦。
苏轼甚广,他自称“上可陪,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天下无一个不好之人”。他与董传的友情尤为深厚。
董传虽为贫困书生,但苏轼深信他必有出人头地之日。
在苏轼的鼓励下,董传赴长安准备科考。这首诗便是苏轼在送别时赠予董传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道出了读书的真谛。无论衣着如何简朴,诗书的熏陶都能使人的气质风神秀朗、意气轩昂。
读书不仅是寒门子弟的敲门砖,也是普通人修养身心、充实内心的净土。
人生不止一场科考,而是一场终身的修行。
天赋或许不同,但读书或许不能改变所有人的命运。大多数人一生可能无法达到苏轼的境界。
读书或许不能让你迅速发财,但请相信:微小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星河之力。
每一本书都有其价值,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助你更出色地展现自己。
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它将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