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今年闰四月之季,探索知了猴的出没规律及其日夜辨识之秘。
夏日的气息日渐浓厚,尽管近期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雨,若非此因素,此刻早已步入酷暑。北方地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干旱与少雨的景象。老辈农民常言,因今年多了一个闰四月,故夏日热度将有所延缓。
对大自然的变化,动物的感知往往超越人类。知了的鸣叫便是夏季来临的标志。那么,当闰四月的影响交织其中,最佳的知了猴捕捉时机又是何时呢?为何知了猴总是在夜晚从地下现身,它们又是如何区分白昼与黑夜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晓答案。
知了猴对于北方居民而言,承载着满满的童年回忆。每当夏夜降临,饭后人们常结伴前往树林捕捉知了猴。近年来,知了猴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单个销售,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每只一元多的高价。有些夜晚的辛勤捕猎,便可以换来可观的收入。今年的闰四月,并未改变知了猴的生活习性——它们在6月底开始从地下钻出。
需注意的是,今年野生动物保护更为严格,“禁野令”的实施意味着知了猴不仅不能捉,更不能被食用。这无疑让那些垂涎其美味的人们需要忍耐。由于过去过度的捕捉,知了猴的数量已逐渐减少,甚至有农民开始尝试养殖。但今年,即便是养殖也受到了限制。
令人好奇的是,白天隐匿不见的知了猴为何偏爱在夜晚现身?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生存智慧?
事实上,知了猴选择夜晚行动,主要是为了躲避天敌。在地下成长时,它们会遭遇众多地面上的掠食者如小鸟和其他动物。随着它们的成长,需要离开地下寻找蜕皮的地方。夜晚活动可降低其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因为多数动物在夜晚的活跃度较低。白天的高温和强烈的阳光对它们蜕皮的过程不利,因此它们更倾向于在夜晚行动。
那么,知了猴是如何区分白天与黑夜的呢?其实方法相当简单直接。它们主要依赖对光线和温度的感受变化来判断。夜晚的降临通常伴随着明显的光线变化和细微的温度改变。这些变化虽小,但足够知了猴通过它们身上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结合光线和温度的变化信息,知了猴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最佳的出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