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的夜晚,音乐和历史交融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在清江浦游船码头的夕阳余晖中,一曲红歌在微风中荡漾开来,让途经的游客纷纷停下脚步。这歌声,来自附近居民自发的老年合唱团,他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七一”进行排练。
游船码头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常常吸引许多社区居民来此散步,享受这份宁静与悠闲。淮安的夜晚,就是这样一种松弛的“夜生活”景观,在里运河沿岸随处可见。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从淮安船闸东起,一直延伸至五河口与洪泽湖大堤的深处。这一百二十多公里的水域,串起了淮安大运河畔的人文历史。如今的淮安里运河,不再是单纯的河流,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与商业内涵。
沿岸的商铺、茶楼、棋馆、醋坊等商业设施热闹非凡。每到夜晚,各种小吃如香水椰汁、油炸小串、酒酿元宵等香气四溢;而糖画、灯彩、沙画等非遗摊点前,总是了驻足欣赏的游客。这一切,共同描绘出一幅市集文化的繁荣画卷。
售卖冰粉和冰汤圆的摊前总是繁忙不断。她总是满怀热情地递上消暑的美食,表示最近生意格外火爆。“我们的美食都是当天现做,现在每天需要准备比平时多出百余份的原材料。”的语气中充满了满足与自豪。
在运河沿岸的夜晚市集上,居民们经常流连忘返。淮安市大运河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纪毓表示,他们将各种业态巧妙地融入了开放式的景区中,打造出了一条市集文化商业街。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糖人、扎染等融入其中,深受市民喜爱。而且市集还会定期更换主题,举办非遗展等活动。
淮安市在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时,始终坚持“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的理念。过去市民在河边散步时难以欣赏到运河的美景,现在通过多方位的勘测与调整,他们将河堤下降,让运河水真正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
近年来,淮安市启动了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他们围绕“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的规划思路,精心打造了“如意安澜”、“泱泱治水”等四个主题画卷。这些画卷共同描绘出一幅古今辉映、蓝绿交织、转型升级、美好幸福的运河人文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