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国学小使者。
今天我要与大家一同探讨的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的深意。
- 匏土革:匏,乃古代植物,常用于制作乐器;土,指的是陶土和瓦器;革,指的是皮革,在此特指鼓类乐器。
- 木石金:木,指的是木制乐器;石,指的是玉石等硬质材料制成的乐器;金,指的是铜制乐器,如铜锣、铜鼓等。
- 丝与竹:“丝”,是指丝弦类乐器;“竹”,则是指萧笛等管乐器。
- 乃八音:“乃”意为“为”,“八音”则是以上乐器的总称,涵盖了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种材质的乐器。
整句“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所表达的含义是: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将制造乐器的材料归为八类。
这些材料包括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以及竹子。这八种材料被古人称为“八音”,每种材料所制成的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特点。
三字经的这一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我们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样,音乐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匏瓜到竹子,这八种乐器的音色各异,我们可以通过听觉轻易分辨出它们的不同。这些不同的八音相互交织、变化组合,能产生出千变万化的美妙旋律。
这些旋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还能增强人的修养,调和人的身心。东方音乐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与《三字经》这一句相呼应的还有一个故事叫做《伯牙遇知音》。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俞伯牙是一位精通琴艺的人,但一直未能找到一个真正能理解他音乐的人。
一次出使楚国时,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弹起琴来。优美的琴声传至山中,引来了正在打柴的钟子期。钟子期屏息静听后,准确猜出了俞伯牙琴声的含义。
俞伯牙与钟子期因此成为了好朋友并约定了来年再会。然而一年后俞伯牙再次造访时,钟子期却已病逝。悲痛的俞伯牙在好友的坟前弹奏完最后一曲后摔琴离去,感叹道:“知音不在了,还弹琴给谁听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到一个真正的知音是何等的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