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那些与老一辈人息息相关、带着亲切记忆感的“面料名”——“的确良”与“涤卡”,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化纤布料刚刚踏入市场,以其贵重身份被尊为一种标志。
当时的化纤布比棉布的价格高,拥有如“的确良”衬衫或“涤卡”裤子等服装的人,俨然就是“身份的代表”。他们不仅可以引以为豪,而且他们的衣着洋气、让人羡慕不已。
实际上,“的确良”和“涤卡”所指正是人们如今熟知的涤纶,又称为聚酯纤维。
涤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通过纺丝和后处理制成。它的原料来自石油或煤炭的深度加工或副产品。涤纶的英文名称在华人地区,特别是香港,因粤语谐音而得名为“的确良”。
相较于棉花,涤纶纤维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磨性,使其更加结实耐用。其染色鲜艳且不易褪色,易洗快干,而且不缩水、不变形、不起皱、免熨烫。
“的确良”是较为轻薄的涤纶平纹织物,主要用来制作夏季衣物及衬衫;而“涤卡”则是厚实的涤纶斜纹织物,多用于制作风衣、外套、裤子等。它可以纯纺,也可与棉、毛等混纺。
在过去,因经济实力较弱和农产品产量低等问题,人们主要依赖棉花作为穿衣材料。当时的棉布供应受限,工艺落后,导致衣物厚重、粗糙且易破。颜色单一,多为蓝、黑、灰三色,且易褪色显旧。
在60年代的一些大城市中,“的确良”和“涤卡”开始小批量进口并制成衣物。因其颜色鲜亮、不易褪色、挺括不皱且结实耐用等特点,迅速成为受欢迎的面料。
为了解决穿衣难题,纺织业承担起重要责任。随着化纤设备的引进和发展,涤纶生产线得以大量引进。经过不懈努力,到80年代,纺织品不再那么紧缺。
如今的已是全球最大的化纤和涤纶生产国,占全球化纤产量的70%以上。在聚酯生产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功应用,推动了纺织行业的飞跃发展。
尽管新型面料层出不穷,但涤纶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纯纺,还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衍生出多种商品名,如春亚纺、涤塔夫等。
虽然人们对衣服喜新厌旧,但涤纶等化纤面料的贡献不容忽视。其发展历程见证了纺织业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的确良”和“涤卡”虽被时光淡忘,但它们的本名——涤纶仍活跃在纺织舞台上。现在,涤纶的纤维、纱线及织物结构和性能都有了显著的优化和提升。
至今,涤纶仍是最重要的纺织原材料之一,拥有许多天然纤维所无法比拟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