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曾言:“3.5英寸是手机的黄金尺寸,认为更大的屏幕是愚蠢至极的。”这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由他的经验和见解提出的观点。
在当时,这种单手操作和握持的流畅性确实是明智的选择。但放眼于现今全面大屏的普及,这一观点或许被视为“古董级”的看法了。
从苹果iPhone系列的屏幕尺寸逐渐增大至6.7寸,并放弃Mini系列等举措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变化。与此安卓机型屏幕也普遍增长至接近7寸,这似乎暗示了市场正逐渐淘汰小尺寸屏幕。
尽管我的手并不算小,但想要单手覆盖5.8寸的iPhoneX屏幕仍感困难。对于6.1寸的iPhone,在正常握持和单手操作下,我仅能触达iPhone14约70%的屏幕区域。对于没有侧滑返回功能的iPhone手机,单手操作确实成了一个挑战。
那么,关于大众的选择,以小米14为代表的6.36寸屏幕与以iPhone为代表的6.1寸屏幕究竟哪方更优?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在三围尺寸上,代表6.1寸的iPhone确实展现出了一点点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何iPhone15在屏幕较小0.26寸的情况下,仍能给予用户良好的握持感和轻便感。这也成为了iPhone15更受女性用户喜爱的原因,若换用6.1寸的三星S24,这一优势会更加明显。
在屏幕观感方面,虽然6.36寸的小米屏幕在某些方面占优,但就小米14的450ppi和iPhone15的460ppi相比,其差距微乎其微。
除去屏占比的差异,那0.26寸的额外屏幕确实能够展示更多内容,方便文字阅读和信息查看,同时也提升了电影和游戏的观感。
从综合配置的角度看,小米14以其6.36寸的屏幕和更多的实用功能、更大的电池容量、更好的摄像头等优势,展现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对于观众的好奇心,我们不难发现,在全面屏时代,当科技无法取得大突破时,拓展配置的方式往往是在纵向或横向堆料。当纵向空间受限时,横向发展即增大尺寸就成为了必然选择。更大的屏幕意味着更大的机身面积和更多的堆料空间。
从苹果推出Promax和plus等大尺寸屏幕机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趋势的端倪。
于是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是选择小尺寸屏幕而牺牲配置和续航,还是选择大尺寸而牺牲手感?是否存在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个人认为,小米13、14系列的6.36寸屏幕在当前市场中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它在手机屏幕观感、综合配置和手感之间达到了一个和谐的统一。
其市场火爆的销量和极佳的口碑都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