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鱼友们,我是养鱼老行家,今天与大家分享养水与养鱼的轻松之道,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在前文中,我们探讨了鱼缸滤材选择的核心原则,其重点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与搭配。
近期新加入的鱼友们频繁咨询底滤鱼缸中滤材的摆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疑惑:
其一,滤棉的适宜数量及是否需要覆盖生化滤材。
其二,是否应该设置沉淀仓。
其三,水泵仓内是否可以放置滤棉或滤材。
鱼缸为何设有干湿分离区、物理过滤仓、生化仓和水泵仓?难道这不是在指导我们正确使用吗?
多数底滤鱼缸的滤槽都进行了明确标注,提供了物理过滤区、生化过滤区和水泵区的划分。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为何仍有鱼友选择自行改动呢?选择合适的滤材本就应该是简单明了的,何必让问题复杂化呢?
在选择鱼类与水质的维护上,重点应当放在良好的饲养和过滤系统的选择上。好的过滤系统和水质,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其他一切过度复杂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
对于滤棉的使用,要遵循精简原则。过量的滤棉只会导致水流畅通性降低,而出现腐烂后更是一大污染源。
有干湿分离区的鱼缸,只需放置几块滤棉进行初步过滤即可。其他地方无特殊需要不必放置过多。
滤棉的作用就是为水提供一个过滤和吸附的路径。若过量,不仅失去其意义,反而可能成为麻烦。
在放置其他滤材时,完全不必覆盖上滤棉。底滤的滤材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过多的覆盖只会限制硝化细菌的生长。
沉淀仓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关于干湿分离区下方是否放置生化滤材的问题,取决于滤槽的大小和观赏鱼的密度。
对于水泵仓而言,完全没有必要放置滤材或滤棉。但若杂质过多或滤材掉渣严重,则需考虑在水泵仓处增加一些阻挡措施。
有些鱼友会选择在水泵底部加装滤棉或生化棉以减少共振声,这虽然可以尝试但要注意不要让它们腐烂或堵塞水泵。
只要把握好阻挡杂质、水流畅通及菌群生长的关键点即可。无需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我是养鱼老行家,如有任何观赏鱼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咨询交流!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