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膝下跪左腿还是右腿 盘腿坐的10大忌

2024-12-2915:19:56常识分享0

若要探讨何种坐姿在庄重场合显得不够得体,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会是哪一种姿态?是双腿大开,还是习惯性地翘起二郎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坐姿,但若置身于公众场合,则应留意自己的仪态。

在古代社会,对于坐姿的要求却是极为严格的。

古代文献《礼记》中提到:“手恭容、足重容、头直容、口止容,坐如尸立。”其中的“坐如尸”一语,或让人联想到静态的死亡形象。

实则不然。此句在繁体字中的“尸”字并不含“死”意。在古代文化中,“尸”指代代祖先受祭的活人形象。

“坐如尸”的实质意义在于强调坐着时的庄重与规矩,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坐有坐相”相类似。

在宋代以前,人们多以席地而坐的方式为主,因此坐姿与现代有所不同。

正确的坐姿是两膝触地,两股于两脚根上,类似于现今所说的跪坐。此种坐姿在日本和韩国仍被保留沿用。

尽管这种坐姿与现代舒适度有所差距,但在没有椅凳的年代,它却是“正襟危坐”的典范。

在与人交流时,若想表达敬意,古人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坐姿——微微离开小腿,上身挺直,这被称为“跽”的姿势。

还有一种被称为“趺坐”的坐法,即盘腿而坐,颇具和尚打坐的姿态。

这些古老的坐姿均反映了古人的文化传统和礼仪规范。

历史上还有一种坐姿被认为是极为不雅的——那就是“箕踞”。

“箕踞”是类似直接坐在地上的方式,着地后双腿自然平放,形状似簸箕。

虽然在现代某些场合,这种坐姿或许会被视为随性或舒适,但在古代却备受争议。

原因在于古时人们的穿着——无论是男是女都穿着较为宽松的“裳”,类似于现代的长裙。这种服装下若采取“箕踞”坐姿极易,因此被视为极度不雅。

正因如此,“箕踞”这一特殊坐姿在文献中常被提及。有时它被用来形容某人的粗俗或不拘礼节。

例如庄子在妻子去世时却以“箕踞”姿态鼓盆而歌,这一记载既展现了庄子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也与其“箕踞”的坐姿相呼应。

又如《史记》中记载刘邦在接见郦食其时箕踞而坐,这一行为被用来描绘刘邦的形象。

“箕踞”这一古老的坐姿在特定场合和历史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含义和评价。这一坐姿在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不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