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探讨,今天我们将深入解析“刀”部的两个字:“刊”和“剟”。在汉语中,这两个字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其中“刊”被收录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而“剟”则位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之中。
一、关于“刊”字。
读音为kān。《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刊,剟也。以刀为形符,干为声符。”它是一个形声字,基本含义是削除。在古代,刊字常指用刀削去外皮或进行砍削的动作。
在古代文献中,刊字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书·禹贡》中的“随山刊木”,意味着行走高山时砍削树木作为路标。
又如扬雄的《答刘歆书》中提到的“不刊之书”,意指那些像日月一样高悬,不能更改或磨灭的书籍。这里的“不刊”,实际上就是不可更改的意思。
除了基本含义外,“刊”还有其它用法:
(1)指刻、雕刻,但通常“刊”与“刻”有细微区别:“刊”是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留下需要的内容;而“刻”则是直接刻上内容。
(2)也指排版印刷,如报刊的刊行、停刊等。
(3)还可以指出版物,如报刊、月刊、副刊等。
(4)“刊”还有订正、修订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刊”字在古代有时也通假为“竿”字。
二、关于“剟”字。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
(一)读音为duō。根据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的解释,“剟”意为刊削、删除,也是一个形声字。
剟字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描述割取、刺、击等动作。
例如,在《汉书·贾谊传》中就有“盗者剟寝户之帘,搴两庙之器”的描述。
除了基本含义外,剟字还有其它用法:
(1)指割取。
(2)也指刺或击打。
(3)特别地,剟字有时还通“赘”,意为无用的,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指代重要的或被特别选用的。
(二)另一种读音为chì,这个读音见于《集韵》。
如同篆书中的其他字符一样,“刊”和“剟”的小篆写法也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