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廖艺舟
在网络电影领域,评分体系与观众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以惊悚题材网络电影《兴安岭猎人传说》为例,该片在豆瓣平台的表现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电影质量与评分的讨论。与院线电影的“口碑-票房”强相关链条不同,网络电影似乎与豆瓣评分存在一种距离感。
网络电影作为线上观影的主要产品,其生产周期、分账周期、评分逻辑等均与流量紧密相关。观众的习惯和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电影的票房成绩,而非单纯的影片质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网络电影的受众与豆瓣用户存在较大差异。
豆瓣用户更多是有固定院线观影习惯的人群,他们对于电影的审美和期待与网络电影受众有所不同。后者大多通过移动端设备或智能电视观看,对影片的娱乐性、视觉效果等因素更为看重。网络电影在豆瓣的开分比例不高,且评分普遍偏低。
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电影没有口碑潜力。事实上,一些网络电影在推出后,通过良好的口碑效应吸引了大量观众,实现了票房的逆袭。如《灵魂摆渡·》等作品,虽然在豆瓣的评分不是最高,但其在视频平台的站内评分和流量表现却非常出色。
目前,网络电影市场正处于从“流量为王”到“口碑为王”的过渡期。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制片方开始重视影片的质量和口碑。投资成本和拍摄周期的增加,也反映出行业对内容品质的追求。
要形成类似院线的“口碑-票房”正向循环,单片付费模式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种模式需要观众为影片额外付费,因此更依赖于影片的口碑和质量。对于制片方来说,提高内容品质、注重剧本和故事是关键。
现实题材影片在网络电影市场中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真实、贴近生活的故事和人物,这类影片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也是提高口碑和票房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