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若有情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

2024-12-3017:03:11综合资讯0

秦观(1049年至1100年),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江苏高邮人。他曾任太学博士及国史馆编修,是北宋中后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共同被尊称为“苏门四学士”,深得苏轼的赏识。秦观的一生虽充满坎坷,但他所创作的诗词却古朴深沉,饱含个人情感,触人心弦。他擅长议论,文笔优美且富有哲理,兼备诗、词、文赋及书法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其以婉约风格的词作而闻名于世。

这首词是咏七夕的节序词。其起始句便展现出七夕特有的浪漫氛围,点明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情感表达既练达又凄美。此词借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来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据传这首词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娄琬姑娘的,亦或写给他在郴州旅途中相识的一位艺伎的。

《踏莎行》创作背景:在元祐八年九月,宋哲宗亲政后重用新之人,苏轼等“元祐人”相继被逐出。作为苏轼的得意门生,他在这一中接连被贬,直至远放郴州,而后又被远贬横州。此首《踏莎行》正是他离开郴州前的真情流露。

在浓雾遮蔽的楼台与月迷津渡之间,他看到了桃源无迹可寻的绝望。孤馆春寒难耐,杜鹃声中斜阳西下,满目尽是悲伤。而远方亲友的书信却让他平添了无尽的别恨离愁。他感叹郴江本应环绕郴山流淌,却为何要流向遥远的潇湘呢?

此词以白描手法、浅近语言描绘出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图。全篇用语流转自然,给人以明快之感。上片以花结句,下片以莺、燕、蝶结句,画面动静结合,相互呼应,使全篇结构匀称,回环往复,意趣盎然。

《春日》原作:一记轻雷带来万千细雨丝,雨后阳光映射下瓦片显得参差碧绿。有情的芍春日的泪珠,无力的蔷薇在晨曦中横卧枝头。

此诗描绘了雨后春日的景象。庭院中雨雾薄笼,瓦片上泛着碧绿的光泽;春光明媚下芍含情脉脉、蔷薇妩媚。诗中景物既有近景又有远景、动静结合、情感丰富、姿态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