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利至我国的直线距离遥远,长达19629公里。为降低成本,智利车厘子大多通过海运进入,其从智利海港至港口的运输时间大约需经历20天的漫长旅程。
众所周知,车厘子即为大樱桃。由于其果实不耐久存、不易长距离运输、损耗大及货架时间短等特点,智利车厘子在经过长达20多天的海上漂泊后,如何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质和外观,不出现大的损耗,这确实令人好奇。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当打开一箱智利车厘子时,其内的果实大小都异常整齐划一。那么,智利是如何实现车厘子的精细化筛选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揭秘车厘子背后的科技力量,并打破关于其使用剂的谣言。
在智利,车厘子的采收季节,其田间温度大约在20~25℃之间。这样的温度条件下,若直接将车厘子运至市场销售,车厘子的贮藏期会大大缩短。
为延长车厘子的保鲜期和货架时间,智利采用了先进的预冷技术。在田间采摘后的3-4小时内,车厘子会进行水洗预冷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是将车厘子迅速放入0-1℃的冷水中,使果心温度迅速降低至4~6℃,从而减缓其新陈代谢速率。
与国内常用的冷库贮藏方式相比,这种水预冷处理方式更为有效。因为仅仅依靠冷库贮藏,果实内部的温度并不能迅速降低,可能导致车厘子出现“流汗”现象,从而影响其口感和品质。
在智利的长距离运输中,为确保车厘子的卫生和安全,水洗预冷的同时还会加入特定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并不会影响车厘子的食用,而且容易挥发,能够有效地杀菌消毒。
在分级方面,智利采用了智能大樱桃分拣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根据果个大小进行分拣,还能进行无损检测,如检测车厘子的糖酸度等重要指标。通过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车厘子实现了高度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筛选。
目前我国在车厘子的预冷、消毒和分拣等方面与智利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已经引进了一些设备和黑科技,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整体使用率并不高。这是我国大樱桃产业发展中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