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博大精深,日常所使用的字词,大多源于仓颉造字之智慧,如日、月、明等基础文字。
历史的演变使得部分常用词汇的含义逐渐淡化、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与深度。这样的变迁导致同一个字词在不同情境下,似乎呈现出“两套”文字的形态,意蕴迥异。
深入探讨这些字词,我们发现其意义截然不同,有时褒贬相异,甚至正反对立。例如,“”并非指凭空捏造,而描述的是“道”的本源与规律;“一无所有”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穷困潦倒,而是指至有至无的哲学境界。
再如,“形如槁木”并非形容瘦弱如鬼的模样,实则描述了一种看似枯坐的修行状态;“心如死灰”并非表达意志消解、失望绝望的情绪,而是近似于“心如止水”的得道境界。
这样的字词差异让我们发现文明存在着两套文字系统。一套是传承系统,即承载道理的“藏”的系统;另一套是日用系统,即社会日常使用的“用”的系统。
这两套文字系统中有一部分存在交叉重叠。如同一个人扮演着正反两个角色,但尽管内涵相左,从形态上来看,这些字词却长得相似。这就像是我们常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许多字词的含义在日常生活被我们忽略或误解。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文字的“本来面目”,正如人需要认识自己的本源一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刻领会文明的深邃内涵与光辉灿烂。
值得注意的是,“用”的系统并不仅限于百姓日常使用。它更广泛地涵盖了文人仕宦的书面用法、文言文等社会日用。
在“藏”与“用”的系统中,“藏”的系统更侧重于文以载道的高深内涵,“用”的系统则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而“藏”的真正含义则包含了宝藏、深藏以及被掩藏、被遮蔽的层面。
“藏”的系统所传递的是极高层次的文以载道与道脉传光。这不仅是文字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