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之地,别称泰山,以其屹立于坊间而冠以岱宗之名。自泰安城北,越过横跨盘道之白石坊,即启程登山之旅。此为攀越岱山之始,随后尚需攀登六千七百余级台阶,路程约十余里。石坊之建造可追溯至明朝庆隆年间,后于雍正八年重建。
行至仙云楼,四周柏树葱郁,泉水自石缝潺潺流出,其声回荡山谷,景致如画。乘坐轿子登山,仿佛置身云雾之间,有如羽化登仙之感。
远望十八盘路,自对松山之近旁盘道可眺望南天门。十八盘位于东飞龙岩与西翔凤岭之间,石阶陡峭如梯,是山中第一险峻之处。
谈及五大夫松,秦始皇即位第三年为封禅而登山。途中遇暴风,遂于松树下暂息。此松因而为五大夫,历经二千余年仍生机盎然。其旁建有五松亭,为登山行人提供休憩之所。
对松山之名源于其东西两峰松树繁茂。其中一峰因岩石阻隔而呈虬龙状。清朝高宗在诗中赞美岱岳时提及对松,认为是泰山一大奇景。清朝嘉庆年间,皇帝下令沿盘道移植两万两千棵松树,为景色增添了不少色彩。
南天门巍峨耸立,红色门楼被誉为三天楼,位于十八盘路尽头,亦是岱山之。门上对联描绘其雄伟之势,门阁供奉白衣观音像。从阁外门廊俯瞰,仿佛感受到风驰电掣。
碧霞元君庙广受民众供奉,俗称泰山娘娘。此庙在北方地区尤为受民众。庙内正殿五间,东西两宝库供奉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此外还有香亭、御碑亭、钟鼓楼等建筑,如同一幅仙宫画卷。
泰山之巅被称作玉皇顶,也曾被称为太平顶和天柱峰。玉帝观供奉者,又称太清宫。此庙为明朝成化十九年奉宪宗宠爱宦官之命所建,后于隆庆六年。庙东侧的迎旭亭因壮丽旬日之景而得名。
古登封台与泰山绝顶石位于玉皇阁庭前。庭中数石被高约三尺的石栏环绕,此为泰山绝顶石。此石曾用于封禅仪式中。绝顶石一侧即为古登封台所在。
再言经石峪之地,水廉崖之下有一百八十平之岩石。其上刻有金刚字,署名与年代皆不可考。但据史籍记载及传说,此或为王羲之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