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些难以忘却的片段。对于我来说,唐诗笛韵便是其中之一。诗人们笔下的清幽、婉转的笛音,时常在我脑海中回响,挥之不去;他们流露的或淡或浓的思乡之情,常常让我感同身受,无法释怀。
在盛唐的烟云中,诗仙李白身处洛阳,偶尔听到的隐约笛声启发了他的诗情。
玉笛之声,如暗夜中的流星,散入春风满洛城。在这夜曲中,他听见了折柳的哀愁,何人能不生出故园之情?李白的浪漫情怀注定他是一位多情的诗人,而非的。
在春意醉人的夜晚,万家灯火下的东都,李白的羁旅情愁与思乡之绪随之而生。这玉笛之音,乃是《折杨柳》的曲调。虽然《折杨柳》的曲调已渐渐失传,但《折杨柳歌辞》仍然为我们所知。
而在遥远的边塞,高适也听到了不同的笛声。
雪净的胡天之下,牧马人归来;明亮的月光中,羌笛在戍楼间响起。高适借问梅花落向何处,一夜的风吹,似乎已将梅花之香撒满关山。这《梅花落》的笛曲,原为汉乐府的一部分,到了唐代已成为诗人们常吟的对象。
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情感。无论是春风还是明月,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荒凉的边塞,抑或是仕途的失意,都烘托出游子、征夫、失意之人的情感。这一系列的意象相互映衬,让他们的羁旅情愁显得尤为浓厚。
赵瑕也在深秋的拂晓时分,因笛声而心潮起伏。
凄凉的云雾下,残星几点映衬雁南飞;长笛一声里,人却倚着空荡荡的楼阙。诗人的心灵与这笛声产生了共鸣。
唐代诗人笔下的笛声、笛韵之诗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那笛曲都仿佛让诗人们心中的情感如泉水般涌出。
玉笛、杨柳、梅花、明月、鸿雁、关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有的以繁华都市为背景,有的以荒凉边塞为衬托。这些意象共同烘托出天涯游子、边塞征夫及失意之人的情感。
思乡是唐诗中不可或缺的旋律。有了玉笛的加入,这旋律更加、有韵味。
当笛声悠悠、落月摇情之际,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以及仕途失落之人怎能安然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