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之前,我在英国的日子里,于新浪博客中记录了一段回忆。那时的我与友人在牛津的Port Meadow闲聊后,前往Trout Inn聚餐,期间对《仲夏夜之梦》和《猫》两部音乐剧的看法让我思考起非母语文化作品的欣赏方式。那时的我认识到,跨文化戏剧欣赏、翻译以及古汉语作品阅读等方面都是我心中碎片化的思考。
我认为,非母语观众对文化作品的欣赏常常带有一种“隔”感。用王国维的“隔”字来形容,虽然稍显客气,但也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描述。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一观点是可行的,我曾进行过一次Pilot Survey,在微信朋友圈等小范围内进行了测试。
实验的内容是让参与者在两首七律中选出一首他们认为更美。这两首七律中,一首是原作,另一首则是经过随机洗牌并微调平仄入声的位置而成的。实验结果表明,有接近一半的参与者选择了洗牌后的作品,这似乎证明了古诗阅读中的“不明觉厉”现象。
参与实验的样本都是受过大学教育程度的成年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受过一定程度的文言文教育。尽管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其中一首是李商隐的作品,但他们都具有文字的联想能力。正是这种联想能力,使得他们在选择时产生了差异。
这个实验结果似乎可以证明,母语对于诗歌的欣赏有着特殊的效应。如果这一效应可以扩展到英文诗歌中,那么无论是否为母语者,都有可能在审美上产生共鸣。对于英文诗歌,一旦在字面上读不懂,作为非母语者往往就难以产生美感。
我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源于对近体诗逐渐消亡的担忧。近体诗作为流传了一千年的技巧,应当被我们尊重和保存。它和我们的identity密切相关,是构成我们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并传承这一技巧。
这个实验的意义重大,未来还可以进行更多有趣的研究。比如,我们可以找来十首不同风格的古人的诗进行洗牌测试,或者研究非母语样本和非母语诗歌的阅读情况。这些研究都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魅力。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当珍视并尊重每一种文化作品的欣赏方式。无论是母语还是非母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用实验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自己,让科学实验的思想融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致力于:
用实验的方式认识社会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