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梗”是指将本应使用的某个字替换为形似、音近或义近的另一个字,这种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类似于张冠李戴的别字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眼球,常常故意使用不规范汉字,如仿拟成语、使用别字和谐音字等。例如,酒类广告中的“有口皆杯(碑)”,摩托车广告中的“乐在骑(其)中”,洗衣机广告中的“(贤)妻良母”,以及止咳广告中的“咳(刻)不容缓”等。这些做法给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
根据19工商总局颁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规定,不得误导公众。《广告标准》也规定,不得发布影响父母、长辈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的广告。
在我教育电视的工作时期,曾推动学生参与“啄木鸟”找错别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网络的发展,谐音梗开始在网络中广泛流行。
网络上充斥着菇凉(姑娘)、妹纸(妹子)、杯具(悲剧)、鸭梨(压力)、人参公鸡(人身攻击)等随意使用同音字、谐音字篡改成语、生造词语的现象,这种风气再次冲击校园。
近年来,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词趣”,跟风使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词替换原有的字、词、成语或惯用语等。这种做法对于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少年儿童而言,不仅会污染其语言学习环境,还可能对其后续的语言技能习得造成负面影响。
特级教师斯霞的教育事迹提醒我们,规范使用汉字是《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校园中使用谐音换字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是学校和老师应该教育学生纠正的问题。谐音梗在校园里的流行,不仅干扰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规范识字、用字,还可能误导他们错误地理解词汇和语法规则。
2023年,我曾就谐音篡改成语的问题撰写了《不要用“别字”误导了我们的孩子》一文。文章指出,随意用别字篡改、生造成语的做影响正在求学求知的孩子,误导他们不能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特别是对于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求知欲强但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将别字误认为正确字而记下来。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感知常用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我们应该重视汉字的规范使用,避免谐音梗等不规范用字现象在校园中的流行。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过于敏感。流行并不等于好事。就像新冠病毒的流行一样,虽然都是“流行”,但并非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