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这浩瀚的尘世中寻觅我唯一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此乃天命。
——徐志摩
人们常谈及“灵魂伴侣”,将其视为爱情的最高境界。但这样的存在,真的能在人海中找到吗?又有多少人,如同徐志摩一般,对此深信不疑,且毕生追寻?那么,“灵魂伴侣”又意味着什么呢?
本期《心理学简报》愿为各位读者揭秘,探究“灵魂伴侣”的由来,并分享关于“灵魂伴侣”的心理学调研结果,以此探寻其真正的意义。
提及柏拉图,这位公元前4世纪的哲学家(公元前427-347年),其在《会饮篇》中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老的希腊,有传说人类原本拥有四足、四臂和拥有两张面的头颅。但因宇宙之神宙斯的担忧,害怕人类过于强大,故将人类一分为二。自此,人类便开始了寻找自己另一半的旅程。这便是“灵魂伴侣”的起源。
柏拉图深受此故事的启发,从中提炼出关于爱情的。后世将此“灵魂伴侣”视为“精神之恋”,追求心灵、情感、意志的完全融合。这种超越的恋爱被人们赞誉为爱情的至高境界。
Vanessa Van Edwards是一位专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她的调研发现,有高达73%的人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其中男性(74%)比女性(71%)更为坚信。而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79%的人坚信有灵魂伴侣的存在。
那么,您是否也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呢?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的《会饮篇》,可在互联网古典文献中找到。
[2] Vanessa Van Edwards等相关研究成果及详述,可参考Vanessa Van Edwards等人的研究论文《The Science of Soulm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