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关于“代拍”现象的深度思考
不可否认的是,“代拍”行为已经构建起一条较为完整的商业链条。由于“代拍”者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易牟利,他们往往不会像真正的粉丝那样考虑行为的正当性和适宜性。事实上,“代拍”从业者与粉丝之间存在明显界限,他们往往不关心对错,只追求目标达成,甚至不惜扰乱公共秩序。
那些需要“代拍”服务的多为极端的“私生饭”。他们出于一种畸形的爱慕之情,渴望偶像的私生活。为此,他们不惜花钱请“代拍”人员为自己提供独家照片。这种“私生饭”和“代拍”的不理智行为往往会给偶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需要偶像本人出来澄清和道歉。
当前,“代经济”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代买奶茶到代遛狗,再到代客泊车,都体现了让更专业或更合适的人去解决问题的经济理念。“代经济”的健康发展需建立在正确的轨道上。如“代追女友”、“代写论文”、“代打人”等行为,与“代拍”如出一辙,它们不仅涉及道德风险,更可能触碰法律底线。
“代拍”行为不仅存在侵犯明星个人隐私的风险,还经常对公共秩序造成干扰,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诸如胡彦斌等明星曾公开表达对“代拍”行为的不满和抗议。
从本质上看,“代拍”行为是粉丝文化发展中的一种畸形表现。特别是那些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代拍”行为,实际上是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于公共利益之上。有必要从公共管理和制度规范的角度对其进行约束。
去年,中用航空局针对粉丝接送机、跟机等现象发布了管理通知,旨在规范粉丝行为和“代拍”行为。在此背景下,如果“私生饭”和“代拍”人员仍不知收敛,他们可能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