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作为缓解人们“电量焦虑”的实用工具,连续四年使用人数超过两亿,已然成为百亿规模的产业。在用户端,涨价、充电慢、归还难等问题屡遭诟病。与此在商家和代理商层面,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头疼的槽点。
槽点一:设备老化与故障频发
投入市场的共享充电宝,因频繁充放电循环而快速损耗,同时受户外环境影响也易出现故障。这让不少代理商面临设备老化、频繁故障的挑战。如安徽合肥的咻电代理商王先生所述,新购入的充电宝常需返修,且部分返修后的设备仍存在问题,引发顾客与商家的投诉。
槽点二:购买翻新机事件频现
类似王先生的遭遇,山东青岛的街电代理商秦先生也遭遇了购买翻新机的问题。他购买的设备多次维修后仍无法使用,甚至有泡水机的情况出现。尽管合同上未明确说明,但双方就翻新机问题存在争议。
槽点三:平台疑似存在偷单行为
在共享充电宝行业中,直营与代理两种模式并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部分平台被指存在偷单、漏单行为。如王先生所述,咻电平台存在明显的偷单行为,导致其分润减少。对此,咻电虽否认该行为,但未给出明确解释。
槽点四:提现难、服务质量差
除了上述问题外,不少代理商与商家还面临提现难、服务差的问题。如郭先生反映的来电共享充电宝到期无法结算分成的情况,以及谭先生遭遇的搜电收益提现难等问题。这些情况不仅影响了商家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体验。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共享充电宝时不仅要关注其便利性,更要关注其服务质量和信誉度。而对于商家和代理商来说,选择一个可靠的平台和产品至关重要。希望各相关方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