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
当太阳到达黄经90度,盛夏的序幕便悄然拉开。此刻正值夏至,北半球阳光最为充足,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阳气充盈至极。
古人言:“日月运行,四时有序。”农耕生活让人深知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因此古人善于观察日影变化。他们使用土圭,也称圭表,通过圭、表二者组合测量日影。石座上的尺为圭,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为表。考古证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已采用此法观测太阳。在《书·尧典》中记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即夏至之日。竺可桢通过实测研究,确认了殷末周初古人已认识夏至。
夏至在人的时间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和夏至是两个关键节点。古人认为,夏至后阳气由强转弱,阴气则由弱转强;而冬至则相反。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古代的祭祀活动中,夏至祭地神同样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周礼》记载:“夏至祭地神,以祈求无、百姓无疫病。”这体现了古代对丰收和健康的祈愿。
夏至时,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数夏九九便是其中之一。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中记载了关于夏至后九九气候的谚语,描述了从炎热到凉爽的变化过程。
在的节日文化中,饮食文化占据重要一环。夏至节也不例外。虽然古代的节食如粽子、枭羹等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夏至面已成为现代人庆祝夏至的重要食物。夏至面是夏日清凉的选择,也寓意着长夜的开始——因为“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时光流转,《 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11版)见证了这一切。
夏至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气之一,它不仅代表着自然界的阴阳交替,也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