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成语探源
成语释义:“瞻”字在此为向前看之意。整句成语的含义是,无论任何行动,都以领导或某人的决策为标准,紧随其后。
出处溯源据《左传》记载,战国时期,晋国联二个诸侯国攻打秦国。晋将荀偃下令,全军需看他的马头方向行动。命令并未得到贯彻,部分将领各持己见,导致全军混乱,最终只得撤退。
成语用法与例句:此成语常作状语或谓语使用。例如,他在团队中虽无领导之职,但他的决策与行动总是被人所追随,真可谓“马首是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节选)
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词包括“唯命是从”、“亦步亦趋”;反义词则有“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成语结构与发音要点:“瞻”字发音时不能读作“zhàn”,而“瞻”字也不能写作“詹”。在书写时应注意繁体为“馬首是瞻”。此成语为褒义词,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的行动完全遵从他人指导。
成语故事详述: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晋国联二国攻秦。主将荀偃下令全军看其马头行动。然而部分将领不从命令,各自行动,导致全军混乱。这则故事形象地诠释了“马首是瞻”的内涵。
相关成语接龙:以“马首是瞻”为首的成语接龙包括“瞻前顾后”、“后悔不及”等。还有同字接龙如“马到成功”、“马放南山”,以及同音接龙如“捏造事实”、“妙手偶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