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来临如时光之箭,眨眼之间便即将踏入六月的夏日之门。六月初十的端午节(周一),紧接着与周末一起串联起一段长达三天的假期时光,不涉及调休,可谓人们翘首以盼的佳音。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五月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名字最为繁多的节日之一。其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肩,被我国视作四大传统佳节之一。端午节更是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更承载了历史的纪念。尤其以纪念屈原最为知名。传说中,楚国的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不仅在五月五日举行端午节活动,还形成了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
虽然端午节固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但其对应的阳历时间每年都有所不同。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夏至说”的观点。部分地区有夏至日食粽的传统,因此端午节的时间往往与夏至相近。
按照传统说法,如果端午节在夏至之前,则称为“早端午”;若在夏至之后且距离夏至较远,则为“晚夏至”。今年六月初十为端午节,六月初二则为夏至日。这意味着今年为“早端午”。对于这种“早端午”的情况,老话说“早端午凉飕飕,晚端午热死牛”,似乎暗示了夏天的气候走向。
那么,“早端午”预示着什么呢?这句老话意味着如果端午节出现在夏至之前,夏天可能会相对凉爽。反之,如果是晚端午,则可能意味着夏天会异常炎热。今年作为早端午的标志,或许预示着夏季的清凉。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重要节日,其习俗众多。老人们常说有三类人需注意端午节的安排:新婚女子、老人和小孩。这是因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他们需要格外小心保护自己的健康。
民间有云:“记得端午安好!”这是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农历五月五日为“恶日”,认为此日不吉。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因为仲夏时节天气燥热、易发、蛇虫繁殖易伤人。端午节又有“躲端午”的习俗。
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挂艾草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了艾草的神奇之处:在端午节这天清晨采回人形艾草,挂在门上可以驱病防虫、避邪。艾草的香气和其与“爱”的谐音赋予了挂艾草更多的美好寓意。
挂艾草不仅讲究艾草的生长状况,还讲究挂的方式和时间。要挑选长势健壮的艾草并倒挂以减缓香气的挥发;同时也要注意孕妇的门上不宜挂艾草;而艾草的取下和保存也有其特殊的方法。
一、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人们根据个人口味制作不同形状和馅料的粽子,既是为了纪念屈原,也象征着团圆和家的温馨。
二、饮午时水。民间有在端午节饮用午时水的习俗。午时水即是在端午节当天的特定时间从井里取出的水,传说有驱邪治病的功效。这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与期许。
除了上述习俗外,人们还会在这一天饮用雄黄酒进行消毒杀菌、驱赶蛇虫等。但需注意雄黄本身的毒性,不可过量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