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偶然翻阅了一本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同时也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误译名的传播史》的探讨文章,颇具趣味,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解。
这部小说及其改编的电影,最初的名字是《杀死一只反舌鸟》,后来改为了《杀死一只知更鸟》。那么,究竟是反舌鸟还是知更鸟?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呢?
早在1983年,该作品在较早的翻译版本中被译为《枪打反舌鸟》,这似乎借鉴了我国俗语“枪打出头鸟”的意味。这个翻译与小说的主题似乎并无直接关联,甚至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导。到了2009年,译林出版社的版本中,该作品被直译为《杀死一只反舌鸟》。值得一提的是,当2012年再版时,却改用了《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一译名。
那么,为何会出现从原本正确的翻译名改为错误的翻译名的情况呢?知更鸟在英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许多童谣如《谁杀死了知更鸟》的主角,而且其名字与小说主题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随着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国内广泛传播,其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再版时采用了这一广为人知的译名作为常规。我所阅读的版本正是由李育超采用此译法所翻译的。
对于这种翻译的“错误”,我们该如何看待呢?对于我们这些对英美文化了解不深的人来说,这种翻译几乎没有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只有那些对英美文化有着深入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一翻译稍显“不自然”。至于那如“进化论”般广为人知的翻译错误,英文中的evolution theory本意是“演化论”,而演化并非具有“方向性”。翻译家严复将其译为“天演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原意。“进化论”已成为了广为接受的固定翻译词汇。
翻译的准确与否,实际上取决于其目标读者。在考虑翻译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翻译作品的目的地以及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购买了其双语版,不仅欣赏了大师的译文,还感受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张振玉的翻译十分地道,而英文原著的表达也使我深感敬佩。虽然林语堂以其英文写作而享誉海外,但其译作中仍然展现了对中文和中文文化深厚的理解与热爱。这也再次印证了正确翻译的另一个重要前提:了解并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需求。
最后提到一个有趣的网络梗——北大教授翻译的“常凯申”。这个译名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成为了一个持久的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正确理解文化背景和语境对于翻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