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动新策略:对重点区域杨柳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
新京报讯(记者信娜),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飞絮季节。市园林绿化局最新消息,今年由于气候偏凉,杨柳飘絮时间较往年晚了一周。为应对此问题,北京将综合治理多达30万株杨柳雌株。
去年,北京已成功治理了40万株杨柳飞絮。
对于如何有效缓解飞絮问题,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杜建军解释说,今年将针对30余万株杨柳雌株采取治理措施。其中包括为重点地区杨柳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以减少花芽形成及飞絮的产生。
还将结合林地绿地的日常维护工作,优先修剪杨柳雌株过大过密的树冠,减少飞絮的产生源头。在飞絮集中时段,通过高压枪冲洗、及时清理收集飞絮等措施,有效防止飞絮随风再次飘移。
除了“治标”,北京更在“治本”。杜建军透露了下一步的计划,将逐步更新改造老旧、病弱的杨柳树雌株,以减少飞絮总量。今年北京市还将新增建设1万亩城市绿地,通过增加城市绿地的总量来提高对杨柳絮的吸附滞留能力。
自2017年起,北京市便启动了杨柳飞絮治理的试验和示范工程。该工程结合绿化景观提升工作,采取了疏伐、更新优良乡土树种、注射花芽抑制剂以及实施柳树雌株“高接换头”等技术措施。至今已成功治理了大量产生飞絮的杨柳树。
新一轮绿化工程禁止使用杨柳雌株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轮百万亩的绿化工程中,已明确禁止使用杨柳雌株。该工程将以乡土树种为主打,打造由多种树种、多个品种组成的混交林模式。
飞絮的来源及周期性特征,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翔进行了科普。他表示飞絮实际上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及其衍生物。这种现象在北方多个省市普遍存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北京的杨柳树多数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杨树和柳树因适应北京的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迅速等优势成为主要绿化树种。
尽管有些市民建议砍掉所有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但翔强调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具有多重生态功能与优势。他解释道尽管存在飞絮问题但不能否认其生态贡献。
关于飞絮的疑问
飞絮何时会逐渐消散?
对于即将进入的飞絮高峰期,相关专家表示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飞絮一般在5月中上旬会逐渐消散。而今年由于提早开始出现飞絮现象如若气温不出现大幅波动则可能较往年提前结束。
飞絮的产生与天气条件及生物有机体的发育速度有关。以毛白杨为例当温度累积达到一定条件时其果实开始成熟炸裂进而产生飞絮。
实际上飞絮是杨柳树发育成熟的种子其产生过程是植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
通过上述措施和科普内容希望市民能更好地理解并应对杨柳飞絮问题共同为北京的绿化与生态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