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广东省始终走在前列。10月17日,全省科技盛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会上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再次强调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自今年10月1日起,《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正式实施,为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扫除了障碍,提升了转化效率。
那么,在的推动下,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呢?南方+记者近期深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进行了深入调查。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简称为“华转中心”)是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广州市科技局等机构合力打造的一个国有创新服务平台。
目前,华转中心已经成为一个集聚人才与创新的“强磁场”。这里汇集了来自全球378家高校院所的4081名高端科研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1753项,并成功推动了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的对接与转化。据统计,其技术交易额累计达到8,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超过36的经济社会效益。
那么,华转中心是如何实现技术转移转化的呢?
华转中心总裁李奎介绍道,中心遵循技术转移转化的“三个转变”理念:从注重“成果”到注重“人才”,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从“成果对接”到“能力对接”。这种模式通过整合企业需求、高校院所专家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社会资本等资源,打破了技术转移中的瓶颈。
作为广东珠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核心机构之一,华转中心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技术转移转化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一站式对接、一条龙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要素网络等。
李奎还提到,《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的制定过程中他也参与了一些前期的论证工作。该条例将近年来有益的探索如职务科技成果授权转让等上升为地方法规,为国有单位如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今年8月,由华转中心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科技宣贯直通车大赛应运而生。这一大赛旨在宣传包括《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在内的科技,以提升其社会知晓度和触达率。
华转网上的“科技MALL”也值得一提。这里已经培养了超过5000名技术经纪人,汇聚了70000项科技资源。无论是找设备、找平台还是找技术,供求双方都能在“科技MALL”里快速找到彼此。
华转中心还开展了多场品牌活动,深入企业提供现场咨询和“把脉问诊”服务,有效推动了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匹配。
华转中心还与港澳等地展开深度合作,搭建了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并建设运营了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州南沙)。
在技术转移培训方面,华转中心也不遗余力。至今已开展50余期培训活动,培养了大量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
通讯员 徐津晶
广东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