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基本常识
根据图纸或实物尺寸,于工件表面(包括毛坯和已加工表面)按照所规定的尺寸和界限划出零件的加工范围,此操作被称为划线工艺。
划线的目的主要是指导加工工作,以及及时发现工件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它能够帮助确定零件的加工理想位置,清晰地显示出加工余量,准确标注孔位及内部结构的位置。在毛坯件误差较大时,划线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对于无法补救的毛坯件则应避免进入后续工序,以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损耗。
根据加工需求,划线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加工线:划在零件表面上作为加工的边界线。
3. 找正线:位于加工线外,用于在零件加工前进行定位和调整。找正线与加工线的距离依据零件大小一般在3至10mm之间,特殊情况下也可能超过10mm。
划线基础知识要点:
1. 准备工作:
- 工具准备:需依据划线图纸和技术要求,选择并检查所需的工具。工具如有缺陷应及时修复,以免影响划线质量。
- 工件准备:确保工件表面清洁,去除毛坯件上的氧化皮、型砂、毛边等杂物,以及加工件上的飞边、毛刺等,以保持划线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避免损密划线工具。
2. 常用划线工具及使用方法:
- 90°角尺:作为测量工具,可用于划垂直或平行线的导向,并校正工件在平台上的垂直位置。其由2至3mm的钢板制成,拥有精确的直角边及特殊角度斜面。
- 划针:作为基本划线工具,常以弹簧钢丝或高速钢制成,尖端经过热处理以保持硬度。划针的使用需紧靠导向工具边缘,以适当力度进行划线。
3. 划线技巧与注意事项:
- 力度控制:适度力度是确保线条清晰准确的关键,过度力度会使线条且模糊。
- 一次成型:避免重复划线,以保持线条的清晰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