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明初诗文大家之一,曾助朱元璋平定天下,以其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之智为世人所赞誉。传颂甚广的说法有:“诸葛亮掌控三分天下,刘伯温则一统江山;前朝有诸葛,后世有刘伯温。”这些都突显了刘伯超凡之处。而他创作之《卖柑者言》更是被视为旷世之作,读之令人深思。
《卖柑者言》
明·刘伯温
杭州一果贩,精于藏柑之术,使其果经年而不损。每当他拿出柑子时,其色泽如新,宛如玉质,金黄夺目。于市售之,其价十倍于常。顾客争相购买。
我购得其中一柑,剖开后却觉烟气扑鼻,察其中却干瘪如败絮。
对此我疑虑道:“尔之果何所市人乎?若欲充宴祭祀,待客之物?或尔乃用以炫外以欺愚瞽乎?”果贩笑答:“吾业此已久矣,以此为生。吾售之而人取之,未尝有言非者。然世之欺人者何其多也?”
再看那些身居高位者,身着虎符、皋比之衣,似是国之栋梁。然其是否真能如孙、吴般运筹帷幄?又有那些冠戴显赫、气宇轩昂之人,看似庙堂重器。然其是否真能如伊、皋般建功立业?
当盗贼四起、百姓困苦、奸猾、败坏之时,他们是否知其职责所在?是否会去制止或救赎?然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饮酒食肉之辈,似乎皆威风赫赫、令人敬畏。然他们之中又有多少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呢?
我默然无语,退而思其言。此果贩之言莫非是寓含了对世间现象的讽刺与批评?
刘伯温此篇名作,当为世人所共赏。读之可深省己身与世间百态。
【译文】
杭州有个果农擅长贮藏柑橘。他的柑橘放上一年也不会烂掉。每次拿出来都光彩照人,质地像玉一样坚硬,颜色金黄诱人。在市场上卖的价格比别人的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了其中的一个柑橘,切开后却感觉一股烟气扑鼻而来。看它的内部却干瘪得像破烂的棉絮。
对此我感到疑惑,询问卖果的人说:“你的柑橘是打算装在盛祭品的容器中,用于祭祀祖先或招待客人吗?还是用其外表来欺骗愚昧的人呢?”卖果人笑着回答了相关问题。
接下来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讽刺……
图示及文字内容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