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三大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随着人类的持续开采,日渐减少,资源枯竭的忧虑时常萦绕在人们心头。尤其是石油资源,其储量始终是争议的焦点。尽管时常有人声称石油将枯竭,但我们不断地在新的地方发现它的存在,使得“石油枯竭”之说变得重重。
其实,公众对“枯竭”的误解源于对“已知存储量”的关注。我们需要将焦点转移到更广阔的能源视野上。除了这三种传统能源外,还有一种被寄予厚望的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形似冰晶而得此名,实则是一种高压低温条件下的特殊能源。它广泛分布于全球79个地区的海域和部分内陆地区。在我国,可燃冰的储量位居全球之首,特别是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及东北冻土带等地。这无疑是的一笔宝贵财富。
从环保的角度看,如果可燃冰能替代污染性的能源,将对遏制地球变暖起到积极的作用。可燃冰的开采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由于它的特殊性,需要在特定的海温条件和压力下才能保持稳定。如果直接从海底取出,将很快分解。
目前,主要的开采方法有加热法、减压法以及固态采集等,但都面临着种种挑战,难以实现商业化开采。在开采过程中,还需要边开采边填补空缺,防止海底坍塌等问题出现。尽管如此,我国仍在不断努力突破可燃冰的开采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17年成功试采了海底可燃冰,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可燃冰开采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根据《矿产资源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我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等于800亿吨油当量。而全球范围内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以上。
例如,我国南海北坡的海域就是可燃冰的富集区,其预测储量相当可观。尽管实现商业化开采的道路充满挑战,但预计在年左右我国将实现这一目标。届时,将有助于缓解对天然气等资源的依赖。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清洁、高效能源的广泛应用,为地球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面对日益枯竭的传统能源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可燃冰无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虽然其开采技术尚不成熟,但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