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文化精髓,世纪恒通在线特别提醒:古诗词作为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瑰宝,是语言艺术的璀璨明珠。诵读古诗词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字词运用能力,更全面提升了他们的语文修养。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精选了113篇古诗词,既有学习的要求,也寄寓了品鉴的期望。我们将依照年级顺序,为您呈现每一首诗的独特魅力。
【注解】
袁枚,生于1717年,逝于17,为浙江钱塘(现今的浙江杭州)人。他以诗人、散曲家的身份闻名于世,特别擅长编写诗话。与赵翼、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其作品《随园诗话》等广为流传。
关于词语的解释:
“振”字在此处意为振荡。
“林樾”指的是树木茂盛的路旁绿荫。
“意欲”表示内心的渴望。
“鸣蝉”即是指鸣叫的知了。
【译文】
牧童骑在健壮的黄牛背上,
他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间回响。
突然,他有了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的念头,
于是他立刻闭上嘴巴,静静地站在树下,纹丝不动。
这首诗选自北京世纪恒通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20》,生动描绘了小牧童在自然中的趣事。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