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滥竽充数典故释义
【成语】滥竽充数,其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故事起源】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喜好集体吹竽,不论人数多寡。南郭处士听闻此事后,自荐为宣王吹竽,因其技巧高超,被宣王纳入乐团,享受优厚待遇。然而当愍王继位后,因喜欢单独听乐师演奏,南郭处士便无法继续混入乐团,只能逃走。
(南郭处士,为古代称谓,代表有学问、有品德却未出仕的人士。)
后世依此故事引申出“滥竽充数”这一成语,用以警示世人不要虚度光阴、虚应了事。
【示例句子】在某个民建分会的集体成果展示中,即便有人如我般“滥竽充数”,仍应时刻提醒自己须脚踏实地。
【近义词】名不副实、鱼目混珠、掩人耳目等词语,都表达了类似“滥竽充数”的虚假现象。
【反义词】与之相对的词语如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等,则强调真实与名副其实。
【语法用法】该成语在句中常作主谓式使用,可作谓语、宾语及定语。在语境中带有贬义色彩,但有时也可用于自谦。
成语背后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宣王对于音乐有着深厚的兴趣,尤其钟爱听众人合奏竽乐。这种竽乐在当时颇受欢迎,与现代笙类乐器相似。南郭处士利用这一机会混入乐团,却无真才实学。当新王继位后,因演奏方式改变而不得不逃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假的繁荣和一时的成功终究无法长久。只有真正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