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记载,黄帝询问岐伯关于阴阳法则的运用。岐伯详细解释道:“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塞,呼吸急促,仰俛之间显露痛苦。汗液无法,身体,牙齿干燥,心生烦闷。当腹部胀满时,此为危重之象,患者能耐寒而不能耐夏。”与此阴胜则表现为身寒、汗出、身体感到寒冷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能冬不能夏”指的是患者更能适应寒冷的冬季而无法忍受炎热的夏季。这体现了阴阳的更迭胜负之变。张景岳注解道:“阴阳之间,谁胜谁负,这种更迭变化就会显现出来。”而“病之形能也”则是指疾病的形态和状态。其中,“形”指的是外在表现,“能”则是指状态。这段话详细描述了疾病的外在表现和患者的身体状态。
综合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理解黄帝在探讨如何将阴阳的法则运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中。而岐伯则以阳气过盛为例,详细解释了其对身体的影响和相应的症状。这不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健康的一种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