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的绘画作品

2025-01-0800:07:24百科知识0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实习)

在国画艺术中,中秋节的呈现常常是工笔画或写意画的创作主题。尤其是与诗词、嫦娥奔月等元素紧密相关。著名国画家陈荣对于国画中秋的描绘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在金秋九月,封面新闻特别邀请了陈荣,一同探讨国画中秋的魅力。

陈荣笔下的《嫦娥奔月》

月圆之夜,禅意之月

自古以来,“月”就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在诗词、书画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月出皎兮”,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等诗句,都展现了“月”在文人墨客心中的特殊地位。而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月亮更是寄托了人千年的思念与牵挂。

刘旦宅的艺术造诣

对于画家而言,中秋主题的创作也尤为重要。陈荣表示:“诗画同源,国画中也常常以中秋为主题进行创作。大多数作品结合神话、圆月等元素,展现中秋的特色。”他进一步解释道,时节的变迁会引发画家的情感变化,而中秋则让人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苏东坡的诗词所表达的那样。

在陈荣的解读中,国画中的“月”分为“圆月”与“禅月”。其中,“圆月”代表中秋之月的团圆之意,常以单独的形象出现,显得圆润饱满;而“禅月”则更贴近诗歌的意境,以更加飘逸、潇洒的笔触出现,并辅以浮云增添整幅画的氛围。

任率英的工笔嫦娥

国画家们青睐的中秋主题除了月亮外,还有“嫦娥奔月”。陈荣特别提到了任率英的作品,称其工笔重彩人物画鲜活生动,配饰丰富,从《八十七神仙卷》和永乐宫壁画中汲取灵感。任率英的“嫦娥奔月”作品常被作为招贴画贴在家庭中,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工笔与写意的交融

画包括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表现形式。陈荣解释道:“工笔画历史悠久,虽然写意画因与‘诗画同源’的概念更为贴近而受到文人的偏爱,但工笔画同样具有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他进一步指出,不同的用笔技巧适用于不同的画风,如铁线描、枯柴描等,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法。

陈荣的艺术感悟

陈荣对童年的月饼记忆犹新,他回忆道:“虽然家庭生活优渥,但那些用油纸包着的、印有红色‘月’字的月饼,以及简陋的没有包装的月饼,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表示,无论是看连环画还是吃月饼,都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团圆的象征。

谈及历来的画家们对“嫦娥奔月”主题的表现,陈荣如数家珍。他表示,除了唐寅、徐悲鸿、张大千等画家外,还有许多画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