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舟夜书所见》之际,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沈老师对这首诗中哪个字情有独钟?”
学生们的兴趣被立刻点燃。第一个学生猜测是“星”字,他解释道,水中的渔灯倒影如同繁星闪烁。我接着问,这里真的存在星星吗?学生们陷入了思考,经过一番观察插图后,他们发现天际并无真实的星星。原来,“星”并非指真实的星星,而是水面上渔灯的倒影。我总结道:“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将普通的渔灯倒影描绘成满天繁星,这‘星’字的巧妙运用可见一斑。让我们继续探索!”虽然这位学生的理解稍有偏差,但借助插图,他们能够更好地品味诗人的独特想象。
第二个学生选择了“散”字。她表示这个字用得十分精妙,若用“变”字则显得不够高级。她受到我的启发,平时在课堂上我们会对比不同词语的精妙之处。当遇到如“湛蓝”这样的词语时,我们会探讨是“蓝色”更普通还是“湛蓝”更高级。学生们逐渐领悟到,同样的意义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我评价道:“这位同学对‘散’字的洞察力很强,她通过替换字的方式突显了‘散’字的灵动之处。这个字让小浪花显得层次分明,如同散开的花瓣一般。”尽管学生的描述略有不足,但她勇敢尝试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个学生选择了“簇”字。他认为此字形象地描绘了浪花的形态,犹如群集争先的景象。第四个学生紧随其后,提出“微”字更能体现微风拂动水面的情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微’字出现了几次?它传达了怎样的意境?”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风力微弱,有的认为风是时有时无的,还有的认为风十分温柔。这多样化的理解令人惊叹。我顺势引导:“轻柔的风吹过水面,层层浪花簇起。让我们共同朗读——微风拂过水面,散作满河星。”读诗时,我发现有几个孩子自发地模拟微风拂过水面的动作,这展现了他们的自发性与创造性。
经过多轮猜测与讨论后,学生们的思维愈发活跃。第五个学生提出“月”字的可能性。起初我有些疑惑,但听完她的解释后我给予了高度赞扬。她注意到了我们忽视的细节:在夜黑风高的夜晚,诗人选择了用“月黑”而非常见的“夜黑”。这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发现。“夜黑”无法完全描绘夜晚的黑暗程度,而当月亮都不可见时,那才是真正的黑夜。”她的回答不仅解决了诗中“见”字的读音问题(因夜晚过于黑暗,渔灯逐渐显现),还为这个读音的定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剩下的字中,有人猜测是“渔”,甚至有人猜测是“作”。我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读完后,一个学生小声提出:“老师,会不会是‘满’字?”他表示在读诗时感觉这个字很有力量,声音都随之变大。我回应道:“‘满河星’的景象确实壮观,说明微风簇起的浪一层接一层,波光粼粼的河面尽显其美。”随后我手指轻点“河”字。学生们立刻领悟了我的暗示,齐声答道:“是河!”这里的量词“河”不仅突显了此“星”与常见星星的不同,还间接展现了渔灯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河面之美。
《教师报》于2024年11月27日第12版刊登了此篇教学心得。
当教授《舟夜书所见》时,我会提问学生:“大家觉得沈老师最喜欢这首诗里的哪个字呢?”此言一出,学生们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首名学生认为最妙的是“星”字。他认为水中的渔灯倒影如繁星点点。我便追问道:“这里真的存在星星吗?”经过观察插图后,学生们发现天上并无真实的星星。原来,“星”字所指并非真正的星星而是水面上渔灯的倒影。我总结道:“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将普通的渔灯倒影描绘成满天繁星。”如此这般,学生们继续猜测着其他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