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教师作为研究主体,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逐渐形成“问题-研讨-交流-成长”的研究模式,从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
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关系到研究的方向、成效、价值与意义。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时,必须精准选题。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立足“小”字,选准切入点
课题的选题要“小一点”,便于教师研究,易出成效,研究周期不宜过长。教师可选择通过自主探究就能改变行为的“小”课题;或将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子课题,以增强课题的可操作性,达到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目的,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科研能力。
二、注重“真”字,体现问题的实际性
课题研究应以教师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自主研究为主要方式,旨在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围绕真实的教学情景和事件,发现共性问题,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在教学的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审视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突出“新”字,体现时代感
选题既要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应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在教学研究时,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寻求新的突破和提升。
四、追求“实”字,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如何进行研究?
教师的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时,应设法克服,并结合日常教学不断探讨、解决,从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这便开启了一条由“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教研之路。
1. 把“问题”转化为“课题”
教研的重点在于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问题。并非所有教学问题都能构成研究课题,需要教师持续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并仔细探究解决思路,使日常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教师搞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科研要服务于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三类:直接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反思性问题。
2. 把“教学”当作“研究”
部分学校采取互动教研的方式,围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展开,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包括精心备课、预设方案;上课试教、听课;合理评议、充实完善;及时跟进、拓展再创等步骤。
3. 把“成长”视为“成果”
教育科研的成果既有目标指向性,又有过程性和生成性。研究结束后,教师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提炼经验。例如,把自己的科研认识、体验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成功的教学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剖析;把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切磋交流。这都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还需不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教师还需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积极创新,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附: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实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若方法不当会拖延研究进程。以下介绍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在选用课题研究方法时需与研究内容相匹配。通过上述介绍相信您已对课题的研究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助力您的课题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