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和缺乏经验常常是过度在意的根源,要调整心态则需从两方面入手。
这需要时间以及深入的思考,再加上大量的学习和实践。简单的发发誓言、立立信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曾有一位同事,他是位极为张扬的个性者。
他总是高声发言,而且经常强烈反驳别人的观点。无论他人说什么,他都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反驳回去。
他的高声并不分场合,经常在众人面前让对方尴尬。尽管他的业务能力出众,人也勤快,业绩显著...
但最终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为什么他们总是声音很大呢?
这并非是因为他们希望别人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他们的内心深处缺乏自信,他们相信只有通过高声强调自己的观点,以及强烈反驳不同意见,才能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正确性。
他们在人群中,在众多的思想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认可。仿佛一旦得到这种认可,他们就变得正确了,也就找到了自己在人群中的价值。
过于追求认可、甚至强求认可的心态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对他人的看法过于依赖的体现。
如果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世情,或许就不会做出在众人面前强调自己正确的事情了。
人们对于高声的否定和驳斥会有厌恶的情绪;高声否定也违背了社交的基本规则;尊重他人也是社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个同事心直口快,却没有考虑到环境和周围人的感受。这种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可以说是注定的。
他们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未考虑过环境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心态往往会导致他们经常在社交中遭受挫折。
"他人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敏感的触点。
要调整这种心态,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要调整自信的水平,使它处于能够支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内。这需要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历史背景,以及一直以来的生活压力等因素进行研究。
以该同事为例:
- 深入探索其自信缺失的根源;
- 研究其成长环境以及环境给他的压力;
- 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等。
还有许多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如自我叫停法、列表法等。
第二则是通过丰富的社交经验和当下思考来理解社交表象下的真相。这需要了解事情的原理和真相、事件的蝴蝶效应、人性、社会规则、利益关系等因素。
当对世事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越客观全面时,"他人的看法"这个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的重要性就会逐渐减弱。
这并非是性格问题或天生的软弱。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由于自信和经验的双重不足所导致的人间困境。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使心灵摆脱对自己的怀疑和对"经验论"的依赖,别人的看法就不再那么容易影响到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