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以简易塑料瓶制作水火箭并成功发射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议。那么,这简单的塑料瓶是如何变身为二级水火箭的呢?这背后又蕴含了怎样的科技教育理念?
“三、二、一!”伴随着全校师生的齐声倒数,三枚水火箭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成功发射。这一精彩瞬间,发生在浙江安吉蓝润天使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水火箭比赛现场。
现场一位忙碌的身影引人注目,他就是近期走红的科学老师——王印。他不仅教授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科学课,还是四年级的班。他制作的二级分离式水火箭视频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枚水火箭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其二级降落伞系统。每一级都能在自动打开降落伞后安全降落,这一设计不仅让学生们欢呼雀跃,也赢得了许多网友的共鸣。那么,这背后的科技教育理念究竟是什么呢?
记者专程来到安吉蓝润天使外国语实验学校,揭开这背后的故事。
二级降落伞水火箭的“玄机”
王印老师介绍说,本学期正值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发射,学校因此制定了“太空探索与人类文明”的主题科学课题。在此背景下,他决定在科学手工课中引入水火箭课程,并致力于制作两级分离式水火箭。
实现两级自动分离和二级火箭的自动开伞是制作过程中的两大难点。王印老师通过一段软管、硬管和单向阀的巧妙组合,制作了专门的分离器,实现了两级火箭的紧密而又可分离的连接。而二级火箭的自动开伞则采用了稳定的“侧开伞”方案,通过延时发条控制伞舱的打开。
王印老师表示,虽然视频中展示的水火箭并非“完全版”,但未来还将进行更多改进和创新。他们将根据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版本的水火箭,如优化导轨和尾翼设计以增加飞行距离,研发多伞火箭以实现垂直降落等。
锻炼动手能力,发掘学生潜力
王印老师的科学手工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差异化的学习平台。他表示,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动手实操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举一反三。他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校本课程内容,从基础工具使用开始,到制作复杂的小设计和小发明,旨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王印老师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动手实践的人,他认为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科学、理解科学,会更有说服力,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的手工课虽然严格,却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科学手工课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科学手工课的看法,部分家长持观望或犹豫的态度。对此,王印老师认为,科学手工课并非简单的“玩”,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终身成长的能力。通过课程中的动手和观察,孩子们能够感性地理解科学现象,为日后学习科学理论打下基础。
王印老师表示,他在小学时期的一些手工制作经历虽然当时并未理解原理,但儿时的印象却在日后学习时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手工课是符合科学教育规律的。
未来展望
通过开展科学手工课,王印老师正逐步将“从传授科学知识到提升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他计划持续推进包括水火箭制作在内的科学手工课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并总结成有计划、有规律的课程,为新时代的科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品单位:科普厨房
监制单位: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