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间距5m还是4m

2025-01-0812:04:37百科知识0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于砌体填充墙的构造柱设置,我们时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设置要求。常见的情况包括:

1. 当填充墙的长度超出5米或其长度是高度的两倍以上时,应当在墙体中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2. 如果墙的长度超过其高度且墙端没有柱子,则应当在墙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3. 例如,外墙的转角处、内外墙的交汇处以及超过1米的自由端,都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而对于长度不超过1米的自由端,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

实际上,按照和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图集来看,其要求是相对统一且明确的。一些争议性的要求主要源于地方标准和图集的要求。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中构造柱的设置要求,我们可以依据以下优先级进行查阅:

  1. 首先查阅设计要求及相关的图纸总说明。
  2. 然后是地方标准或图集,比如华北标图集、西南标图集等。
  3. 最后是及行业的规范或图集。
  4. 当设计或地方标准不明确时,如果设计直接要求参考国标图集或规范,那么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或图集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填充墙根据其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式,可分为脱开方式(柔性连接)和不脱开方式(刚性连接)。这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需要参照相应的规范依据。

当前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主要依据以下规范: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

也有许多图集可以作为参考依据,这里仅列举三个例子:

  •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的效力高于图集。规范是图集的主要编制依据之一。

在谈到构造柱的设置时,需要特别注意转角处、内外墙连接处以及端部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构造柱设置需要结合图纸及地方的具体要求来执行。

对于较长的填充墙,如果按照标准执行,应按照不大于4米的间距设置构造柱。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三本规范中关于墙长超过5米和8米的描述存在差异。但从逻辑上讲,这并不矛盾。当墙长达到8米且间距不超过4米时,实际上也意味着对于超过5米的墙长需要增加构造柱。而墙长8米且间距不超过4米的表述其适用范围更广。这是因为对于超过8米的填充墙,《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中对于构造柱的要求可能不够明确。

为确保准确性,施工单位应基于图纸要求进行深化设计,绘制砌体的固化图,明确构造柱的位置和尺寸信息,并由设计进行确认。

技术负责人全面提升课程特惠价:¥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