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9日的清晨,临淄区皇城镇崖头村的吴长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正着手制作大鼓。他将做好的鼓圈摆放在一起,开始打造大鼓的雏形,用斧子精心敲打每一个细节,每一击都凝聚着深思熟虑。
吴长国是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头大鼓”的第四代传承人。据《皇城镇志》记载,“崖头大鼓”自1852年以来,已经有着160多年的历史。过去,皇城镇崖头村有许多制作鼓的村民。随着时代的变迁,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如今能制作“崖头大鼓”的只有吴长国和他的哥哥吴长纲。
精妙的手工制鼓工艺
吴长国讲述起“崖头大鼓”的历史如数家珍:“我们的创始人叫吴化楠,第二代是吴玉泉,第三代是吴奎臣,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他父亲曾告诉他,老爷爷曾是一位赤脚医生,心地朴实。当年一个南方人路经此地并因病得到老爷爷的救治,为了感谢他,便将制鼓的手艺传授给了老爷爷。
“崖头大鼓”的制作全凭手工完成,从解板到蒙皮、踩鼓、上漆等,要经历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雕琢。木质越硬的大鼓发出的声音就越清脆。而在蒙皮时,必须削皮均匀才能保证大鼓的质量。
在工艺方面,吴长国在传承传统制鼓技术的同时也有所创新。过去使用刨子制作鼓圈时只能选择较软的梧桐木。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工具如抛光机、刨床和电钻等,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在选材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使得大鼓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为了增加大鼓的共鸣音,他会在大鼓里加入特制的弹簧——鼓簧。他解释说:“我们称这种弹簧为‘单挑一枝花’,有了它,大鼓才能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材料来制作这种弹簧。
在吴长国的鼓厂里,一个置于铁架上的鼓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与妻子默契配合,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将鼓皮贴合在鼓圈上。整个过程需要极其细致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吴长国的仓库里堆满了各种类型的鼓:从锣鼓队专用的挎鼓到特大号的战鼓等。“这些都是即将运走的订单,”他笑着说,“这些都是天津的一家公司订购的。”
刚开始从事制鼓行业时,由于交通不便和客户有限,吴长国曾面临艰难的处境。“刚开始的一年,毛利润只有三五万,扣除成本后几乎赚不到钱。”
“互联网+”的出现为他的生意带来了转机。他尝试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注册店铺,没想到这为他打开了销路。通过互联网平台,他的客户逐渐扩大,省外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尽管大鼓的售价根据尺寸从几百到上千不等,但吴长国依然以质量为重。他的许多客户都是到现场考察后成为他的老客户。如今,“崖头大鼓”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广受欢迎,还远销至新加坡、泰国、韩国等。
在成功之后,吴长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我的目标是做自己的品牌,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我要将“崖头大鼓”这一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