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有悼念之义吗

2025-01-0818:27:03生活经验0

昔日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想必大家耳熟能详。鲜为人知的是,这首诗的第一句原为“昔人已乘白云去”。

在浙江大学的通识核心课《唐诗经典研读》上,这样的文学史实常让学生们感到大开眼界。课堂上,除了对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进行文学赏析外,胡可先教授还会道出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让经典名著散发出新鲜意趣。

胡可先教授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佼佼者。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兢兢业业,也是中文系系,管理事务繁杂。但教学始终是他的重心所在,他在本科讲台上默默耕耘数十年,并因此荣获了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旨在奖励在教育教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教师。自2019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杰出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提名奖三类。对于如何处置获得的一百万奖金,胡教授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

揭秘文学的“积非成是”

穿着白色衬衫,戴着无框眼镜的胡可先给人一种温和儒雅的学者气质。他的《唐诗经典研读》课程,内容是同学们熟知的经典诗歌,但他总希望能讲出新意。

他说:“《黄鹤楼》中‘昔人已乘白云去’的版本,是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唐代写本中发现的。查阅了诸多传世本子和后人的研究著作后,我们发现元代以后才将‘白云’改成了‘黄鹤’,并被收入《唐诗三百首》。”他以此告诉同学们“积非成是”的规律和意义。

不仅如此,胡教授还经常将科学研究的方法教给大家,让大家去发现更多的文学秘密。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与敦煌本中的“天生我徒有俊才”的比较,让学生们进行甄别辨析。

胡教授的研究不仅限于课堂。他曾论证《清明》并非杜牧所作,而是晚唐诗人许浑的作品。他的讲稿内容丰富深刻,深受学生喜爱。

勇当慕课“弄潮儿”

胡可先是全国第一批开设慕课的老师。当慕课开始传入时,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会是一种未来普及的授课新方式。他精心准备了近一年时间,以通识核心课程《唐诗经典研读》为基础的《唐诗经典》MOOC课程在“大学MOOC”平台上线。

他精益求精,不仅经常去互动区回答网友提问,还设计了研究生讨论的圆桌会环节,增加课程形式的丰富性。该课程干货多、韵味足,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对待学生“用心用情用力”

胡可先认为做一名好老师要“用心、用情、用力”。他常常强调研究古代文学的学生也应进行诗歌创作,并耐心指导学生。他从学生本科时期就开始物色苗子,指导的本科论文和博士论文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成果。

他还注重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来教学,如带领学生进行学术考察等。他带领的学生不仅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感悟。

胡可先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在教书育人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学生心中的楷模,也是教育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