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检查 巧记平仄口诀26个字

2025-01-0900:27:24常识分享0

关于七言对联的奥秘与演变,让我们先来了解其基础的两种格式。

一、平起仄收式的范例:

青山不改千秋画,

绿水长流琴。

(古人佳作)

其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仄收式的示例:

寒泉远引成,

笔砚安放伴山溪。

(曾国藩的创作)

其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述两种格式均源于律诗的构造。两副对联均是七言对联中的精品,字字珠玑,意境高远,无需过多解释。

观察上述格式,第一种为2/2/2/1的结构,第二种为2/3/2的结构。那么,除了这两种常见的格式外,是否还有其他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古人在诗联创作中为了更加灵活多变,总结出了一种变通的方法。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那么这个口诀在实际创作中是如何运用的呢?让我们通过实例来解析。

实例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背后,

暗藏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韵律;

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深处,

体现着仄平平仄仄平平的变格。

此处,下比在保持第二、四、六字平仄不变的基础上,第一字和第三字有所变化。

实例二:

能经受天磨的真是铁汉,

其句式为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被人嫉才是真正的才华。

上比保持原样,下比平仄均有调整,上比第一字有变化,下比第一字和第三字则不同。

再如:

水善于终成大海的奥秘在于,

仄平仄仄平平仄;

山不炫耀其高自然与天相接的事实则是,

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里的一副对联是由第一种正格变化而来,上下联的第一字有变动。

又如:

未出土时已有节操的坚持,

其句式为仄仄仄平平仄仄;

及至凌云之处依旧虚心的态度,

体现着仄平平仄仄平平的韵律。

此副对联则是由第二种正格变化而来,上比第三字由平转仄,下比第一字和第三字也有所变化。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虽然七言对联的正格只有两种,但变格却千变万化。掌握好“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方法,将其灵活运用于诗词、对联的创作中,对喜爱古典诗联的朋友们大有裨益。

所列实例均为古人的经典之作。从这些实例中可以看出,无论怎样变化,都没有出现平仄失替和孤平的联句。

2022年9月3日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