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作为心学的大师,倡导“致良知”的理念。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旨在告诫人们不应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而应回归人性的本真与率直。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由“道”所生,亦由“道”所维系。简单来说,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勉强自己做违背自己良心和本性的事情。
“致良知”中的“良”,指的是人先天具备的纯净天性,这种天性未被善恶观念所染指,处于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
俗话说:“言轻莫劝人,力微难负重。”这告诫我们,做人做事应当量力而行,不可强求。若自身地位卑微,他人不重视你,甚至对你咄咄逼人,就不要逞强去劝解或插手,以免得不到尊重反而遭受白眼和冷落。
同样地,若个人力量微薄,就不要去承担重负,否则可能伤及自身,徒劳无功,甚至可能因不堪重负而累病。对于那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务,最好避免插手,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勉为其难,也意味着不要一厢情愿地帮助别人或参与复杂事务。如果一意孤行地介入,可能会伤害他人利益,人际关系,甚至遭受他人冷落和抱怨。
更进一步说,不要拆东墙补西墙,按照个人意愿或自私的心态可能会搅乱局面、引发矛盾。也不应为了虚荣和面子而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长期的忧虑。
“让贤”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对于无法胜任的事务,应交给有能力的“贤人”去处理。做人做事时不可过于顾及他人看法而失去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凡事要量力而行、分清轻重缓急。对自己有利的事则做,不利的事则避免。王阳明曾提及心的本质:心之体无善无恶,意之动乃有善有恶。知善知恶是人的良知,为善去恶则是对事物的理解与行动。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分清善恶。正如古人所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实现知行合一,将良知落实到行动中,做到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良知”为坚定的信念,矢志不移地导航人生之路。
若不能实现知行合一,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丢失良知和做人的原则。没有良知的行为会导致心态扭曲、钻牛角尖。而真正的知行合一要求我们既知道良好的行为规范,又能在实际中落实到位。
心中所想、所说都应与实际行动相符。若只是空想或空谈则无济于事。我们需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并踏踏实实地做出成绩。
“爱人者人恒爱之”,让良知融入我们的血液中、付诸实际行动中。遵纪守法、尊老、助人为乐都是我们应恪守的本职。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心态平和、幸福满满。
综上所述无论家事国事还是个人心境我们都应有所认识与理解。人生千变万化但需一双慧眼识破假象化解迷局。千面略懂先生愿与你一同探索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