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诠:洞见圣人之智,把握无为之道
《道德经》原称《老子》,其实名称的来源出自书中的篇章之首。如首篇所提及的“道可道,非常道”,所引出的“道”字,以及另一篇首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引出的“德”字。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的魅力在于,每个人因经历和观念的不同,对其解读也各不相同。这本经典拥有众多译本。
今之篇章,主要参照通行本,并辅以己见展开阐述。
第二章的内容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言之后,便展开了无为而治的。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人们都认识到什么是美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丑;同样地,当人们都认识到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不善。这种观念的相对性,正是宇宙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体现。
进一步地,圣理与时,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策略,不轻易干预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他们任由万物生长,不强行改变其生长规律;他们养育,但不因此作为权力的依据;他们辛勤为民服务,但不自恃过高;即使功绩显著,也从不自居有功。
其实,这段话的核心在于“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整部《道德经》的中心思想之一。
关于此句的解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无为”并非真正的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言”并非真的不说话,而是指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示范和。
例如,春秋时期子贡的故事。子贡在外遇到需要救助的时,会主动赎回他们而报销赎金。然而有人认为他此举是出于自己的高尚行为而拒绝报销。孔子则指出,子贡此举虽高尚但可能影响他人愿意赎人的积极性。因为如果人们赎人后能得到报销,至少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而子贡的行为可能让人觉得赎人后得到社会认可和肯定是一种卑劣的行为。
这个故事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句话紧密相连。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的认知和定义往往带有主观性。而这种主观性的定义也正反映了后文“无为而治”的理念。
“无为”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相”字在这里指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看似对立的概念实则相依相成。圣人之所以能做到“无为”,是因为他们能看清这些对立关系并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处无为之事”不仅仅是不作为或者放任自流。反而要求人们从更高的视角看待问题,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效果。“不言之教”则是通过圣人的行为示范来教育世人如何遵循自然规律。
更进一步地讲,“无为”与“不言”并不意味着没有付出和努力。相反地它要求人们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为”。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了“无为”的内涵并付诸实践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
《道德经》中的智慧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思考的结晶。在现今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需要这种智慧来引导和启发我们的人生思考与感悟。
以上。
参考: